美国看病省钱攻略-终极篇! 紧急护理中心Urgent Care 对比急诊室Emergency Room
在中国,台湾,香港和其它亚洲地区,全家老小大病小病急病,所有情况都去一个地方—,就是医院,去医院准没错! 再赶上大半夜,第一反应就是去急诊,高烧不退吗? 去急诊! 手臂脱臼了? 去急诊! 甚至有什么意外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处理的? 还是去急诊! 可是到了美国,「去急诊」有了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美国如果随便去个急诊,你可能将收到一份惊人的账单,几万到几十万医药费,不需要觉得惊讶!
很多新移民谈到美国急诊的天价账单太荒谬,其实是对美国医疗制度和国内巨大差异的不完全认知。
在美国生病至少有三个地方可以去:家庭医生/专科医生、紧急护理中心(Urgent Care)、医院急诊室(Emergency Room)。
「点看」纽约红蓝卡社安局福利表格,指引和相关资讯(2022)
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
上图是我儿子年幼时去的一次急诊室,经历过那次后,我深深地觉得,身处美国,一定要知道急诊室和紧急护理中心的区别,这将能帮你省下很多时间和金钱!
我儿子小时候因为意外跌断了手指,当时就是因为对这两者没有清楚的了解,所以马上条件反射,就把儿子送去医院的急诊室,当时确实也太紧张了,毕竟小孩跌倒,可大可小的,父母肯定都十分紧张。
到了急诊室,我们等了八九个小时,大概到了凌晨两三点才“完事”可以离开,可能在医生眼里,跌断手指还不算是十分紧急严重的程度,所以当时我们只能一直等。 。 。
先不说钱的问题,因为当时我们也是有保险,可以覆盖这个急诊室的费用,但是! 儿子已经受伤了,还要在那里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非常煎熬的事情!
但后来我们了解到紧急护理中心,如果当时直接把孩子送来这,可能就不用这样煎熬了,更是省钱省时间!
所以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千万别等到意外发生了,才去“临急抱佛脚”! 那时就是用钱去买经验教训了!
紧急护理中心的英文
紧急护理中心的英文是Urgent Care
急诊室的英文
急诊室的英文是Emergency Room
什么是急诊室? 急诊室针对哪些情况?
急诊室(Emergency Room)是专门针对危及生命的情形,比如中风胸痛、呼吸困难、无意识、无反应等症状。 如果打911叫救护车,基本是标配还会跟来一部警车、一部消防车,以备不时之需。
而救护车也是有平均$224-$2,204额外收费。 对于轻微紧急症状,如果不能及时预约看到家庭或专科医生,其实完全可以去紧急护理中心(Urgent Care)。 更重要的是,紧急护理中心(Urgent Care)比急诊室(Emergency Room)更省时、更省钱、更方便!
什么是紧急护理中心? 紧急护理中心针对哪些情况?
Urgent Care省时更方便
Urgent Care不需要转诊预约,不需要在急诊室等候,看诊、检察、化验同一个地方,方便无烦恼。 一般病症的患者,比起急诊室,通常在urgent care能更快的获得照顾。
Urgent Care省钱很多
虽说官方统计数据一次急诊室平均花费两千多美金,可实际上,基本进了急诊室,花销就成了上无封顶的未知数,一万两万美金的账单家常便饭。 治疗花费是一回事,进了急诊室就要付急诊室费、急诊资源设备费、医师费,如果要做扫描,花销更容易上万。
即便有健康保险,紧急护理中心的门诊费(copay)和急诊室的费用也是天壤之别。 2018年个人健康保险计划,使用紧急护理中心,铜60计划前3次每次只要$75;最好的铂金计划copay只要$75,其次金计划copay$25,补贴最好的银94计划,copay只要$5。 大部分公司团体健保计划copay都在$100以下。
而使用急诊室的话,铜60计划付满个人$6300自付额前急诊室要全额自付;最好的铂金计划copay也要$150,其次金计划copay$325,补贴最好的银94计划,copay也要$50。 公司团体健保计划copay通常根据计划约$100-$400不等,有些计划甚至按急诊室花销的百分比给付,钱包的负担是个可怕未知数!
美国保险简介
保险是美国人很看重的一个保障,大家都有个常识,觉得一定要有保险才安心,所以美国有很多保险公司,如信诺,联合牛津,第一保健,安保,奥斯卡,蓝十字蓝盾等等。
在美国看病,购买保险通前通常要了解以下的一些词汇。 跟在国内看病直接挂号,自费或者医保卡等等的流程不同,在美国看病因为保险公司的不同,每个人的收费也是不一样的。
美国看病和医疗保险常用词汇
共同支付:每次要付的定额。 这笔支出是由病人自付的,类似于国内的门诊费用。
免赔额:自付金额。 这笔钱是每年保险公司开始付费以前需要自付的部分。 国内的医保应该也有这个部分。 比较不同的是在美国根据保险公司的不同以及购买的保险种类不同,每个人的自付金额是不同的。
共同保险:具体需要自付的百分比。 这部分是由不同选择的自付%数来决定的,Deductible 满后才会遇到。 国内的医保也有这个部分。
自付费用最大值:自付最高金额。 每个保险计划都会有一个自付的上限,达到这个最高金额以后,保险公司就会支付剩下的所有金额。
EPO 的全称是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 — 指定医疗服务机构。 EPO 最大的特点是只能去「网络内」In-Network 的医疗服务机构,不报销「网络外」Out-of-Network 医疗机构产生的费用— 急救除外。
HMO 的全称是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 健康维护机构。 HMO 和EPO 一样也只能去「网络内」的医疗服务机构,不同之处在于HMO 要求投保人必须有指定的PCP — Primary Care Doctor,而且去看专科医生Specialist 必须通过PCP 介绍(Referral)。
PPO 的全称是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 — 优选医疗机构。 所谓“Preferred” 就是说最好在网络内,因为报销比例高、自付少;但是也可以去网络外,只不过报销比例低、自付高。
Allergist 过敏症专家
Audiologist 听觉矫治专家
Cardiologist 心脏病专家
Colorectal Surgeon/Proctologist 直肠外科专家
Dermatologist 皮肤科
Dentist 牙医
Endocrinologist 内分泌专家
ENT Specialist 耳鼻喉科专家
Gastroenterologist 肠胃科
Immunologist 免疫学专家
Medical Geneticist 医学遗传学专家
Neonatologist 新生儿科
Neurologist 神经科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OB/GYN) 妇产科
Ophthalmologist/Eye doctor 眼科医生
Optometrist 验光师
Oncologist 肿瘤科
Orthopedic Surgeon 骨科外科
Plastic Surgeon (美容)整形外科
Podiatrist 足科
Psychiatrist 心理医生
Physical Therapist 物理治疗师
Rheumatologist 风湿病专家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s/Speach Therapist 语言病理/治疗师(包括说话、吞咽功能)
General Surgeon 普通外科医生
Urologist 泌尿科
Acupressure 指压
Acupuncture 针灸
Biofeedback 生物反馈
Chiropractic 脊骨神经医学
Electric Stimulation 电刺激
Massage Therapy 按摩治疗
Naturopathy 自然疗法
美国看病诊所/流程介绍
在美国看病不像在国内,轻易的就能前往医院挂号+看病。 除了个别三甲医院挂号难,在国内看病真的是非常方便,一般提前几天就挂上了很好的专家号!
如何找合适的家庭医生
通常每个人会先给自己选定一个固定的Primary Care Physician(简称PCP,初级保健医生,一般也叫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一般都是选择Internal Medicine或者Family Medicine(内科),IM和FM的区别不大,IM目标客户是成人,FM目标客户的年龄范围大,从小到老。当然啦,宝宝的PCP一般直接选Pediatrics(儿科)。
每年的定期体检以及普通小病基本上都是预约PCP处理,常规体检的预约通常根据医生受欢迎程度排期,越热门的医生预约等待的时间就越长,一般看完第一次就得预约下一次的时间。大人一年看一次没关系,小朋友体检频繁真的要抓紧。有次带宝宝体检完某Rain忘记马上帮宝宝预约下次体检,结果等想起来的时候再打电话去约要等三四个月,早超过了正常体检的时间,要么只能约另一个医生。但预约一般看诊的话通常不需要等这么久。
而当PCP认为病情已经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话,则会将病人refer推荐给Specialist(专科医生)。很多保险对于看专科医生也是有限制的,可能会要求先得到PCP的referral,如果没有referral直接去看专科的话,有可能会被当作滥用资源而被拒保。但也会有些例外,比如女性看妇科Obstetrics/Gynaecology(简称OB/GYN或OB)通常不需要referral。到底是否需要家庭医生推荐建议向自己的保险客服咨询。
有固定PCP的好处就是医生对自己的状况、变化更加了解,对于新发情况能有更好的判断。美国现在大多数医生都会选择在一些大型综合诊所/medical group执业,独立私人诊所是越来越少了,medical group的好处是同科目的医生有不少选择,而且一个医生没空的话可以及时由其他医生替补,病历在诊所网络储存,即使是新接手的医生也容易从之前的病历记录里了解到病人的详细资料。
相信大家都希望能一次过给自己选个满意的医生,但没有同城的朋友交流都不知道选哪个更好,如果实在没有推荐的话,也可以靠自己的感觉找,实在不满意以后还是可以换的。噢,如果需要换诊所,新诊所通常会要病人填一份表格,让病人说明以前在哪个诊所看症,并且授权向旧诊所索取相关病历,病历交接可以直接交给诊所处理。
一般选医生第一步就要确定哪些诊所/医院属于保险的in-network范围,这个可以打电话咨询保险客服,最简单的做法也可以直接让保险客服推荐保险可用的医生。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有官网,注册登录以后可以查询到相关的诊所以及医生的信息,有些甚至提供内部客户评分。而诊所/医院的网站上通常也有详细的医生资料,可以看到相片,以及医生的详细学历、经验等信息。初步选定以后还可以google医生的名字,看看网上有没有其他用户的评价等。
专科医生可以直接预约吗?
大多数的专科医生是可以直接预约的,有些需要家庭医生refer。在收费方面一般会比家庭医生贵一些。不过建议在找专科医生之前,一定要问清楚是否有收自己的保险公司卡,否则费用是相当高的。预约的时间根据各自诊所的忙碌状况,大概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左右都会有。
紧急护理或急诊室
美国看病除了专科医生,家庭医生需要提前很久预约,如果遇到突发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前往Urgent Care 或者ER。
紧急护理:紧急护理中心。 通常情况下感冒发烧流感骨折等等这些突发的疾病再Urgent Care 都是可以处理的。 不同的急诊诊所营业时间不一样,请大家提前确认。 另外Urgent Care是像国内的诊所一样,随病随去的,不需要提前预约。
Emergency Room (ER):急诊室。 遇到紧急情况,比如怀孕突然要生了等等都可以去往ER。 ER是不会考虑你有没有支付能力或者其他情况,必须救治你的。 通常这里24小时开门,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发生了紧急状况,都可以前往ER。 不过在ER内也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区分等待时间,通常ER的费用比较高,通常小伙伴们吐槽的天价账单都来自于ER。
小毛小病可以去Urgent Care选择现金支付。 突然得了重病去了Emergency Care(急症室),那么让父母签字,你不要签。
你邀请父母来美探亲,如果不是经济担保人,你与父母没有经济关联。 对于没有保险的病人,医院和讨债公司会根据病人的经济状况给予折扣,多数情况可以至少5折。 同时寻求慈善组织的帮助,医院会提供一些资源,很有可能会获得一些经济帮助。 最后,可以选择分期付款。
有些人让父母回国躲债,不推荐尝试,据说对未来入关会有影响,特别是有计划帮助父母以后移民的,这笔债务是不能避免的。 还有一些人说父母65岁以上低收入可以申请白卡 Medicaid的急症室项目。 这个项目只针对低收入,并不是人人可用;也有人说如果明显是几个月就回去的游客,下次入境有可能被以骗福利而遣返。
什么情况下该去急诊室Emergency Room?
心脏病或胸痛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到急诊室就诊。
中风或出现中风症状应该立即到急诊室治疗,以防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同时可能还需要进行诊断性成像扫描。
陷入昏迷、没有反应的病人可能需要立即护理,最好拨打911,因为医护人员可以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必要的救援。
严重事故应立即拨打911或到急诊室就诊。 去往急诊室的途中,应该由伤者以外的人来开车。
不能控制的出血或不明原因的大出血应该去急救室治疗。
头部外伤,特别是严重的头部创伤,在硬脑膜下血肿的情况下,会有内出血的危险,从而对大脑造成危险的压力,应立即去急诊室。
剧烈腹痛可能是一些严重情况的征兆,最好去急诊室治疗。
遇到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时,应立即拨打911,或前往最近的急诊室。 因可能导致死亡、截肢或失明问题去急诊室就医,都是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
此外,即将分娩的孕妇应该前往最近的医院进行适当的护理,并咨询产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以规划分娩地点和计划。
尽管急诊室可以帮助治疗任何疾病,但代价往往是高昂的。 急诊室的账单费用平均是紧急护理账单费用的三倍。 在非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你可以到紧急护理机构接受治疗。
什么情况下该去紧急护理中心Urgent Care?
普通皮疹和感染一般不需要急诊,去紧急护理中心就足够了。 再者,你可以预约皮肤科医生。 但迅速蔓延的皮疹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这时候就该毫不犹豫地去急诊室了。
不存在即时危险的事故和跌倒,膝盖碰伤通常可以在紧急护理中心处理。
哮喘/呼吸短促可能是需要医生治疗或紧急护理的慢性疾病,也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而需要去急诊室的急性疾病。
流感或发烧、感冒/鼻窦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紧急护理中心解决。 这类疾病通常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痊愈。 然而,那些因为严重流感症状,导致定向障碍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去急诊室。
除非肌肉或韧带严重撕裂,否则关节和肌肉疼痛很少有即时危险,可以通过紧急护理中心处理。
喉咙痛可以通过紧急护理中心处理。
如果耳鸣引起疼痛或耳垢嵌塞损害了耳膜并造成疼痛,可能需要紧急护理。
除非病人动弹不得,否则受伤/扭伤可以在紧急护理中心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UTI)所需要的处方可以由紧急护理中心开具。
除非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否则不需要急诊。
如果患者只是简单的骨折,没有强烈的不适感,并且可以移动——通过紧急护理中心治疗。
否则,可能需要去急诊室。
普通的割伤和烧伤虽然很痛苦,但通常不需要急诊,可以通过紧急护理中心治疗。
如有需要,紧急护理中心医护人员可以协助病人转入急诊室或医院。
急诊室和紧急护理中心的区别
收费价格、等待时间上
美国急诊室流程的运作方式是先治疗病情最严重、最紧急的病人,让那些问题不那么严重的病人等着。 通常,急诊室在一小时内只能服务12.5%或更少的病人,而紧急护理中心一小时可以为88.6%的病人提供服务。
急诊还可能造成经济上的负担。 紧急护理中心Urgent Care收费(人均200美元)通常比急诊室费用(人均1400美元)便宜7倍。 急诊室还可能产生多项花费,比如救护车的费用,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自付费用。 如果美国医疗保险公司认定你因非医疗紧急事件到急诊室就诊,你可能就只能自己支付医疗费了。
紧急护理中心和急诊室的收费
上图的价钱已经是好几年前的,我们按比例更新了一下价格,可以参考下图:
如何寻找你最近的急诊室或紧急护理中心?
在美国,不管你是在洛杉矶、西雅图、湾区还是纽约,看急诊都是非常方便的。
在平时的就诊过程中,在手机中保存电话号码,以便日后使用。
通过谷歌地图搜索附近的急诊室或UC中心,google地图会显示最近的医疗中心,并标识最佳行驶路线。
通过Siri、Google Now等语音助手来寻找最近的场所,如果你正在开车或正在处理紧急情况,通过这些语音工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也可以通过点击此处进行查询(仅针对纽约和新泽西州)
看急诊要准备什么?
保险卡:最好携带原本的保险卡、Medicaid 或Medicare 卡原件,而不是复印件
证件:带照片的有效证件,护照、驾照都可以
紧急联系人:有人陪同最好,但如果没有的话,在场可能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的消息
正在使用的药物清单与过敏药物:不需要将药瓶全部带去,可以去药房开个清单就好。 可以帮助医生做更好更快的诊断
Emergency Room 急诊室看诊流程
去急诊室之前可以提前咨询家庭医生或者急诊室医生,一般医院网站都有联系电话。 向医生描述症状可以得到专业建议并决定要不要去急诊室。
去ER就诊第一步就是要到前台check-in。 护士会根据个人的严重程度而将病人分类为:立即危急生命、紧急但没有生命危险和不太紧急三个类别。 状况严重的病人一般会立即接受治疗,而最不紧急的病人通常需要乖乖排队。 如果在等候时感到特别不适,应该马上通知附近的护士或医生。
然后就是看需要填写数据,这时候你的保险(或者Medicare、Medicaid)消息、病史、过敏药物和正在使用药物的清单就能派上用场了。 还需要填写个人消息,比如姓名、地址、年龄、电话和紧急联系人等。 你的账单也会从这些消息而生成,所以地址等消息一定要填对。 如果患者当时情况危急,那这些步骤可能之后才进行。
下一步就是就诊,医生护士会检查并询问你的症状,这时请如实告诉医生你的身体状况,任何症状都不要漏掉。 如果英文不好的话最好找个会英文的朋友一起陪同。
必要的话,医生会为病人抽血、化验或拍片。 得到化验结果后,医生当场会为病人提供治疗,必要的时候会要求病人住院。
Urgent Care 紧急护理中心看诊流程
与急诊Emergency Room 一样,Urgent Care 不需要预约就可以直接就诊,如果不放心可以提前打电话咨询专业医生是否应该前往就诊。
到了Urgent Care 之后,流程基本也是差不多的手续,也是要携带证件、医疗保险等消息,但既然来看Urgent Care 就代表患者没有生命危险,所以一般没有需要被紧急送入病房的情况。 记得,18岁以下未成年人需要看护着陪同就诊。
等候之后接着就是医生看诊,Urgent Care 一样也有各种化验设备,但如果医生觉得病人情况过于严重,有可能会将病人转入Emergency Room 急诊室。
由于到Urgent Care 看诊的病人没有生命危险,整个流程会比急诊室快速一些,一般也不会有住院的情况。
一般医生治疗后就会帮病人开药。 看过Urgent Care 之后还是可以找家庭医生做个follow-up 检查。
看急诊付费
去急诊前最好弄清楚自己的保险会不会覆盖大部分Emergency Room 的费用,相比家庭医生和Urgent Care,ER费用高出很多,有时候还要承担急诊室加上主治医生的费用,有可能会有几张账单一起飘过来。 就算有很好coverage 的保险,一般进一次急诊,自掏腰包一百块也跑不掉。
当收到帐单时,如果觉得金额太多,可以试图打电话向保险公司说说情,看看医院给的账单上有没有任何错误,可以向医院申请audit 审计账单或自己检查账单,确保上面的项目都是你得到的治疗,而且所有的病症码code 都是正确的。
没有的话也可以问问保险公司可不可以多cover一些医疗费用。学生则是可以求救学校,一般校园里都有国际学生办公室或学生中心,不妨试试询问一下有没有办法向保险公司要求降低保费。
如果你没有保险或保险不能cover 那么多的话,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做法就是和医院哭穷。 告诉医院自己的经济困境,如果可以提供收入证明,医院可能会帮你账单打个折扣甚至直接减免。
或者也可以试试和医院沟通,看如果付现金的话也许会有额外折扣。 当时付不起的话也可以问医院可不可以分期付款或者延迟一下账单的截止日期。
但记得,如果不交急诊费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之后办理签证、绿卡、公民或医疗福利卡都会有困难。
收到急诊天价账单怎么办? 教你如何减免医疗费用
接受治疗前你要做的
买保险要了解你需要什么保险
如果有必要上救护车或进急诊室,就先接受治疗。 不要因为害怕天价账单而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BUT,在你出急诊室,略微恢复精神状态后,一定要和你的保险公司打电话,向他们解释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并询问这样的情况保险公司给不给保。 一般只要是意外事故(accidents),保险公司在确定没有其他应向事故负责的人以后,会给你cover医疗费用。
保险公司电话一般可以在你的insurance card上找到。 如果是学生党走学校保险,也可以查看学校网站,保险公司会在你学校设代表处,打代表处的电话会更加直接。
如果是非急诊,在看专科医生前如果你不确定能不能被保险,应当向保险公司询问清楚。 另外,如果你的保险属于HMO,你可能需要通过你的指定医生或者你学校的student health service (SHS)里面的医生帮你写一份referal,把你介绍到专科医生那,这样你就会被保险cover。
了解你的保险
如果你有亲身经历过,就会明白为什么医疗保险是美国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资之一了。 在美国就医何其之贵,一不小心小伤小痛,坐个小救护车,就是几千刀的开销,更不用说是大病了。
看懂你的账单
在收到账单之前,你通常会受到叫做Explanation of Benefits (EOB)的东西。 而且EOB上面显示的钱往往很多,那么EOB和你的账单(medical bill)的区别是什么呢?
Explanation of Benefits (EOB)
EOB是你的保险公司在你就医后,收到你医院或医生的账单后生成的,目的是告诉你医院charge了保险公司多少,保险公司实际帮你支付了多少钱,而最后你剩下要付的钱是多少。
下两张图是EOB的两个范例。 基本上EOB上面都会注明:this is not a bill。 EOB会提供一张表格,详细的注明保险公司被charge的钱和实际付的钱,以及受保险人需要付的copy, deductible和coinsurance。
受保险人最后需要付的总价一般显示在“your responsibility”或者“total”这一栏。
Medical Bill
账单往往是在你收到EOB一两个月后才寄来的。 账单基本上就很直白了,你需要付的钱会以“you owe”或者“patient balance”很直白的大写标出来。 你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1. 不用多说,我们最关心的肯定是balance;
2. 一般情况下,每份账单都会有customer service和financial assistance的联系方式。 这非常重要,下文关于如何减免医疗费中会提到。
3. 关注下due date/expiration date。 本人亲自电话询问billing office关于这个due date有多严格。 billing office的人说一般同一份账单会给你寄三轮(也就是给你三次机会),每一轮相隔一个月。 最后一轮的due date才是最严格的截止时间。
举个例子,如果你第一次收到的账单寄出时间是2018年1月1日,假如你没有付款,你会第二次收到2月1日寄出的账单。 假如还是不付款,你会最后一次收到3月1号寄出的账单,上面的截止时间是4月1日。 而4月1日这个日期是最为严格,千万不要错过,如果这个时间内没有付清你的balance,你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何减免医疗费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毕竟比起国内,美国的医疗费用太吓人了! !
下面是我提供的一个checklist,做到这几步,可以帮助你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降到最低。
省钱第一步:弄清你的保险类别属于HMO, PPO, POS还是EPO。
这一点很重要,决定了你看专科医生需不需要referral,决定了你可以选择的provider范围有多广,也决定了如果你要去out-of-network的医院就医,保险公司给不给保。
不论是哪一个类别,选择in-network的医院或医生都是省钱第一步。
如果不清楚你想去的医院是不是in-network, 打电话问保险公司就可以。
省钱第二步:申请financial assistance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句话在美国真的太适合不过了。 虽然在美国规则感很强,但是基本上任何事都可以有商有量,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比如和客服price match,甚至和银行argue late payment fee等,只要你客气、真诚、恳切(皮厚),没有不能商量的事。 申请financial assistance也如此。
上文提到的medical bill中基本上都会附上financial assistance申请的电话,不管你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建议你都打这个电话试试看,和客服哭哭穷,多少都能争取一点福利来。